跳到主要內容區

:::

本校資工系林熙中老師「電影中的密碼學」獲教育部創新教學獲獎

(文章來源:中央廣播電臺)

為了讓大學教師可透過多元管道升等,教育部推動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」,今天(8日)舉辦最新一期的績優計畫成果發表會,獲得表揚的真理大學助理教授林熙中,近年開設「電影中的密碼學」通識課程,讓非資訊科系的學生在課堂上觀賞電影,再人手一罐洋芋片,從中習得資訊安全知識,令人嘖嘖稱奇。

教育部從2018年起推動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,鼓勵大學老師提出新的教材、教具或教法,提升教學內容。教育部主秘廖興國指出,這是教育部第一個以經費直接補助個別教師,進行課程教學研究的計畫。廖興國:『(原音)也是全亞洲我們第一個國家,是採用個別計畫補助的方式,來協助教師去執行課程與教學的一個研究計畫,這也是在全世界也是少數國家,有針對這樣高等教育的課室改革有這樣子的補助經費。』

教育部針對在去年7月完成計畫執行的1,110位計畫主持人中,進行三階段評審,最終選出105件績優計畫,其中,真理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林熙中的計畫是「融入電影之資訊安全通識教育」,他每學期在「電影中的密碼學」課堂上,帶領非資訊科系的學生觀賞10部左右的電影,並在不涉及複雜數學及專業知識的前提下,循著資訊科技發展的歷史,一路探討到近期熱門的駭客攻擊、勒索病毒、比特幣等議題。

林熙中:『(原音)每一個學期在我的課程中,都會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畫面,就是全班的學生人手一罐洋芋片,有趣的地方不是洋芋片可不可以上課吃,而是在電影欣賞之後,我們會帶著學生把那個洋芋片空罐,製作成跟電影中具有相同加密能力的一個加密器。』

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總主持人黃俊儒表示,每年收到的計畫案數量不斷上升,從第一年的2,100多件、第二年2,800多件,到去年突破3千大關,今年已達到3,700多件,教育部也出版《教學實踐研究》期刊,擴大教學成果交流途徑。

教育部鼓勵各大學肯認獲選的績優計畫,在教師評鑑及升等時,視同為專業研究成果,讓老師持續積極投入教學實踐研究。

 

相關報導:

台灣新生報:大專校院教學實踐13計畫績優(進入)

中華新聞雲:洋芋片罐做密碼機 創新教學獲獎(進入)

中央廣播電台:大學生看電影吃洋芋片掌握終極密碼 教師獲表揚可望升等(進入)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