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:::

牛津學堂(1882)

牛津學堂這所著名的中西合璧建築,為馬偕博士所設計、督工,不僅充分表現馬偕博士一向追求的中西文化交融理想,也反映了當時的時代、社會背景。其建築形式採台灣傳統四合院大厝,兩進兩護龍的格局,正門前有傳統民居「凹壽」的前廊,而前檐卻有西式「女兒牆」的作法,左右兩廂護龍也是西式圓拱形「雨 披」的門窗和百葉窗。屋頂雖是傳統台灣紅瓦斜屋頂,卻有西式的氣窗,並冠有西式教堂的小帽尖(Pinnale),而小帽尖又是中國尖塔的造型。正身與兩廂 護龍之山牆也有傳統廟宇的泥塑鵝頭飾,但圖飾卻是西式的波浪與船錨。

牛津學堂的建材、磚、福杉來自福建廈門,三合土則以蒸熟的糯米加石灰、烏糖汁搗製而成的台灣傳統建材,與馬偕博士合作的匠師,據傳是當時淡水著名的土水師 洪仔泉。 牛津學堂百餘年來,是台灣神學院、淡江中學、真理大學的搖籃地,也曾做為教室、宿舍、圖書館、禮拜堂,今日則是史蹟館,建築體也經歷多次修葦,目前第二進 屋舍已拆除、中庭也加建、門窗也修改不復舊觀,但大抵仍保持原建面貌,以至被政府指定為二級古蹟,堪稱是台灣近代史上的重要建築。

瀏覽數: